愿健康快乐

1例进行性延髓麻痹(运动神经元病)患者的报道

临床资料


患者,女性,34岁,因饮水呛咳1年,加重伴吞咽困难1周入院。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1年,症状逐渐加重,近1周来患者除饮水呛咳外,还出现吞咽困难,仅能勉强进食粥类食物,无法咽下馒头、米饭。同时伴言语含糊、右手麻木、手指动作不灵活、行走不稳、视物模糊、头晕、头痛、胸闷、呼吸费力。偶有强哭症状。无耳鸣、听力下降、视物旋转、晕厥;无恶心、呕吐、二便失禁、抽搐;无胸痛、寒战、发热、咳嗽等。既往有“颈椎病”史,反复觉颈部酸痛,具体不详。有右侧输尿管结石手术史及输卵管结扎手术史,无外伤史。无高血压、糖尿病史。


入院查体:BP 100/75mmHg。神清,精神萎靡,醉酒步态,言语含糊,爆破型语音及鼻音。口唇无紫绀,双侧鼻唇沟等对,视力、听力粗测正常,双眼裂等对,双瞳孔等大等圆,直径2.5mm,对光反射正常。伸舌居中,舌肌萎缩不明显,舌肌纤颤(+)。饮水呛咳、洼田氏饮水试验V级,吞咽困难。悬雍垂抬举差,咽部存留唾液多,咽反射未引出。颈软,转颈耸肩有力。心肺腹部无异常。右侧腹壁反射消失,左侧正常。双侧Hoffmann征(+),Babinski征(+)。双上肢肌张力下降,腱反射尚存在;双下肢肌张力正常偏高,腱反射活跃。四肢肌力5级,双侧肢体针刺觉等对,双侧指鼻试验、轮替试验及跟膝胫试验差,闭目难立征(+)。


入院后完善检查,血气分析示:PH 7.38,PaO2 33mmHg,实际碳酸氢根21.1mmol/l,剩余碱-4,氧饱和度63%。


血生化示:丙氨酸氨基转移酶、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,肌酐、尿素、尿素等正常,血清甘油三脂翻倍高于正常,肌酶谱及血电解质等均正常。血象、骨髓象均正常。头颅CT未见异常。


头颅MRI:大脑皮层略萎缩。


神经传导检查:上肢感觉神经检查包括潜伏期、波幅、传导速度全部正常,运动神经传导检查除右侧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动作电位波幅稍降低外,其余均正常,未见传导减慢和传导阻滞,F波也全部正常。


肌电图:舌肌出现失神经电位,呈神经源性损害。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:进行性延髓麻痹。住院期间给予对症营养支持等治疗,留置鼻饲管并吸氧,患者低氧血症得以改善,最终家属放弃治疗,携带鼻饲管自动出院,出院后3个月,患者病况不佳,呼吸困难、口唇紫绀、极度消瘦,较出院时体重下降约8kg。后诊于北京泽元堂中医王世龙处,经过7个月的治疗,吞咽顺畅,呼吸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,体重增长6斤。


讨论


运动神经元病(motor neuron disease,MND)是一种缓慢进展并且病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变性病,其损害部位主要局限于运动系统包括皮质椎体细胞、脑神经运动核、脊髓前角细胞,导致广泛的肌肉无力、萎缩和痉挛,而极少累及感觉和自主神经系统。本病在临床上大致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(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,ALS)、进行性脊肌萎缩症(progressive spinal muscular atrophy,SMA)、进行性延髓麻痹(progressive bulbar palsy,PBP)、原发性侧索硬化(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,PLS)4个类型,此外还有单肢肌萎缩(monomelic amyotrophy)、Kennedy病等。目前研究较多也最常见的是肌萎缩侧索硬化(ALS)。


本病例报道中患者最终诊断为PBP,是MND中一种较罕见的类型,临床上鲜有报道。PBP主要侵及延髓和脑桥运动神经核,其他运动神经元不受累。多于中年以后发病,最初症状为发音不清,逐渐出现软腭、咽、喉及咀嚼肌萎缩、无力,饮水呛咳,流涎,吞咽困难,鼻音重,检查可见上腭低垂,软腭上抬无力,咽反射消失,咽部唾液存积,伸舌无力,舌肌明显萎缩伴束颤、蠕动。皮质延髓束受累出现下颌反射亢进,后期伴强哭强笑,表现真性与假性球麻痹并存。进展较快,预后不良,多在1~3年死于呼吸肌麻痹和肺部感染。


PBP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症状、体征及一系列临床辅助检查,尤其是肌电图、神经传导速度、运动诱发电位、肌肉活检等,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后予以诊断。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。力鲁唑(Riluzole)能减少中枢神经系统谷氨酸释放,降低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毒性作用,延缓病情,推迟发生呼吸功能障碍时间,延长存活期。最新研究显示,其可延长存活期4~20个月 , 但并不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。故适用于轻中度患者,但价格昂贵,成人剂量50mg bid口服。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作用,可能有益,各种神经生长因子正在试验中,干细胞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。肌肉痉挛可给予地西泮、巴氯芬。对于吞咽困难者予胃管鼻饲,维持正常营养;对呼吸困难者予以辅助通气,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双水平正压通气(BIPAP),其可增加供氧、减轻呼吸肌疲劳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,非侵入性机械通气不能满足患者需要时应考虑气管切开。预防肺内感染并注意心理治疗。


评论